TW鞋服資訊

本頁面為你提供從最新潮流鞋子資訊,超新鮮的前沿時尚大事件。有料勁爆,為熱愛生活的網友們提供鞋圈最新資訊,做最前沿的吃瓜群眾!

對於一個跑者來說,月跑量可以作為一個簡單判斷跑者對跑步痴迷程度的一個衡量標準。

通常,大部分跑者的月跑量都在50-200km左右(老魏一般是200起步,畢竟時不常的加班偶爾也沒時間跑)

按照中底的耐久度,一雙跑鞋的正常壽命在500公里左右。500公里之後,跑鞋的性能就會進入低谷,提供不了當初的緩震和回彈反饋了。對於大部分的萌新朋友,老魏是建議你們一雙鞋跑滿500公里就換掉。

不過對於很多老鳥們而言,身體素質和跑步技巧都掌握熟練了,對於跑鞋的緩震回彈要求沒那麼高了。這個時候,老鳥們往往會更青睞那些\"鞋底更耐磨\"的產品。

廢話不多說,今天就給大家介紹3款超耐磨的跑鞋,即便跑不了也能當通勤鞋穿很久很久。

第一雙 多威 征途

征途的名氣在跑圈裡還是不小的,聽說過征途的人都知道那是一雙最便宜的碳板跑鞋,號稱有1500公里壽命的鞋底。


但是老魏要提醒你們一句,征途是有碳板,但面積很小,而且是【穩定碳板】不是我們熟知的那種【推進/滾動碳板】。對速度沒有幫助,目的是強化中底的抗扭。

征途的定位就是一雙便宜皮實耐穿的訓練鞋,一般預算不多的體育生和不喜歡多花錢的老江湖非常喜歡它。征途的特點就是耐用,緩震和支撐都是基礎級的。如果身體強度不夠的朋友因為貪便宜選它的話,很有可能跑傷腿腳。

第二雙 亞瑟士GT-2000

GT-2000是個系列,和GT-1000不是前後代的關係,它們後面跟著的那個數字,才是第X代(比如GT-2000 7是GT-2000系列的第7代)


GT系列可以看作是Kayano系列的次一級產品,它和Kayano系列的配置非常接近。Kayano有的GT都有,只是會在質量上進行調整。Kayano能有效減輕足外翻帶來的隱患,GT也一樣能做到。

從GT-2000 7之後,GT系列的中底也從Flytefoam升級成了Flytefoam Propel,腳感會更好。足弓處的Turss支撐片也做了內嵌調整,不再會被路面輕易刮蹭了。

外底採用AHAR橡膠,耐磨性非常強大。不過除了後跟處的AHAR保持了原本的配方,其他地方為了優化鞋底的動態靈敏,都做了密度調整。比起當年的AHAR來說耐磨能力是下降了,但是和其他跑鞋比,壽命依舊變態!

第三雙 美津濃 Rider 23

有人說Rider 25都出來了,老魏你怎麼還推薦23啊?

跑鞋這東西和手機不一樣,又不是落後兩代就用得難受了。前兩代的優秀產品,放到現在依然受用,而且關鍵是價格下來了更實惠。


美津濃的特色就是Wave片的機械緩震結構,除了擁有GEL的亞瑟士外,Wave就是大體重跑者的福音。

Rider 23採用雙層複合式中底結構,上層U4ic和後跟下層的U4ic X。U4ic X受溫度變化的影響更小,而且腳感更好。放在後跟位置,就是出於優化產品的回彈和緩震穩定性。

外底採用X10橡膠材料,這應該是目前市場上唯一能和亞瑟士AHAR比較耐磨性的材料了。我以前的一雙Rider現在是當通勤鞋穿了,跑了600公里,穿了有起碼200公里,鞋底的X10

橡膠依舊建在。

第四雙 361° Spire S

真的,361°的跑鞋矩陣越來越完善了。一度以為會被砍掉的國際線系列,Spire也迎來了自己第五代產品Spire S。

和前面幾代相比,Spire S的顏值是肉眼可見地提升了,配色明亮不再暗沉(不過我真挺喜歡藍黑色的Spire 2)

QU!KFOAM中底,從後跟上層延伸至前掌下層,形成一個弧度。前掌的上層,以及後跟的下層都用了輕質EVA,兩種材料組成複合式的雙層中底。足弓處內嵌了一塊支撐片,能夠提供不錯的穩定性和支撐性。

外底也分成了前後掌兩部分,前掌是發泡橡膠,能有更好的延展性和柔韌度。後跟官方的名字是\"倍耐磨\"橡膠,看來361°對這款材料很有信心——而從跑者們的實際體驗來看,幾十公里下來,Spire S的外底和沒事人一樣,耐磨能力相當出色。

以上就是今天給大家推薦的4款性價比超高,使用壽命超長的跑鞋了。除了多威征途外,其它3款可以說是老少咸宜,新手上路也不用擔心。

我是老魏,感謝大家的閱讀,如果喜歡,還請點贊關注多多支持。

有什麼想要了解的,請評論留言,老魏一定會看的。

▍熱搜標籤跑鞋慢跑鞋慢跑 鞋 推薦慢跑鞋推薦運動鞋 推薦跑鞋 推薦


- End -

有跑友說,自己準備跑步鍛煉身體,每天跑5公里左右,想入手一雙500以內的跑鞋,求推薦?

首先,能長期堅持跑步的人,都不會天天跑步,一般都是跑一休一,或者跑三休一。這樣可以讓身體肌肉有一個恢復的過程,為下一次跑步提供良好的體能。

天天跑步會讓肌肉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復時間,容易導致肌肉疲勞,從而產生肌肉疼痛和傷病的情況,所以不建議天天跑步。

其次,選擇一雙適合自己的跑鞋,除了運動距離和預算之外,最重要的依據是體重和跑姿(腳型),而這兩點,題主恰恰都沒有說明。

體重決定你選擇什麼級別的跑鞋。不同體重的跑者,在跑步過程中,所受到的衝擊力是不同的,所以對跑鞋緩震性能的要求也有所不同。

體重越小,所受衝擊力越小,對緩震性能的要求就低;體重越大,所受衝擊力就越大,對緩震性能的要求就越高。

不同級別的體重需選擇對應級別的跑鞋,一般情況如下:

• 體重在60kg以下,屬於小體重跑者,建議選擇入門級跑鞋。
• 體重在60-80kg之間,屬於中等體重跑者,建議選擇次頂級跑鞋。
• 體重在80以上,屬於大體重跑者,建議選擇頂級跑鞋。

跑姿(腳型)決定你選擇什麼類型的跑鞋。常見的慢跑鞋一般分為緩衝減震型跑鞋和穩定支撐型跑鞋。

緩衝減震型跑鞋的中底一般採用緩震材料,主要作用是吸收跑步落地時的衝擊力,同時提供回彈效果。通常適合內旋不足的高足弓跑者,正常足和輕微的低足弓也可以選擇。

穩定支撐型跑鞋的中底足弓處通常有硬質的穩定片材料,用來增強跑鞋的穩定支撐性和抗扭轉性能,主要作用是矯正落地時的過度內旋。通常適合過度內旋的低足弓跑者和扁平足跑者。

最後,500以內的預算,除了頂級跑鞋之外,選擇性還是比較多的,可重點考慮國產跑鞋,因為國產跑鞋的性價比更高。

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款500以內的跑鞋,供大家參考一下。



1.亞瑟士GEL-CONTEND 4

適合腳型:正常足/高足弓/內翻

適合人群:60kg以下小體重跑者,短距離跑步

特點:中底採用了Amplifoam科技,同時後跟內置GEL緩震膠,減少了腳部受到的衝擊力,帶來良好的緩震回彈效果。AHAP+耐磨大底,耐磨性和抓地力都非常出色,還能延長使用壽命。

2.美津濃RIDER 24

適合腳型:正常足/高足弓/內翻

適合人群:80kg以下中小體重跑者,中長距離跑步

特點:美津濃WAVE RIDER系列是次頂級緩震跑鞋,已經更新至25代,RIDER 24也依然在售,價格便宜了100左右。RIDER 24採用了扇形Wave波浪片科技,中底採用了U4ic+Enerzy組合材料,具備良好的緩震性能和回彈效果,同時也有不錯的支撐性能,可以防止足弓向內塌陷。



3.李寧超輕19

適合腳型:正常足/高足弓/內翻

適合人群:80kg以下中小體重跑者

適用場景:10公里左右日常慢跑

特點:超輕19是李寧超輕系列新一代的跑鞋,相比上一代,回彈更強,重量更輕,同樣搭載了李寧䨻科技,但是彈力提升了8.4%,而重量減輕了5%。中底足弓出同樣是鏤空設計,並搭載了TPU穩定片,減重的同時,保持了跑鞋的支撐性和抗扭能力,為跑者帶來更好的穩定性。



4.必邁42K Pro潛能

適合腳型:正常足/高足弓/內翻

適合人群:80kg以下中小體重跑者,半馬全馬長距離跑步

特點:這款跑鞋的官方定位是馬拉松跑鞋,緩震性能和支撐性能都很出色,適合中小體重長距離跑步。中底採用四重密度的中底材料組合,中足部位有X型TPU穩定片設計,可為跑者提供持續的緩震回彈性能和穩定支撐性能。一片式無縫賈卡提花網布鞋面設計,舒適透氣,富有彈性和包裹感,3M反光鞋帶設計,提升夜跑體驗。

5.喬丹飛影

適合腳型:正常足/高足弓/內翻

適合人群:80kg以下中小體重跑者

運動距離:日常訓練、慢跑,中長距離跑步

特點:喬丹飛影算是飛影PB的減配版,中底去掉了全掌碳板,增加了Q-TBS中橋穩定科技,為跑者增強了穩定支撐性能,讓跑者在日常慢跑中也能很好的駕馭。中底是喬丹的巭PRO回彈科技,具備軟彈輕的特點,比普通EVA輕50%,回彈效果出色。鞋底採用全掌型耐磨橡膠材質,耐磨性和抓地力非常不錯。

我是@海子哥,熱愛跑步、關注跑鞋的肥胖男,正致力於跑步減肥中,無奈胃口太好,減肥效果欠佳,但是每次跑完,精神抖擻,神清氣爽,非常nice!

▍熱搜標籤跑鞋慢跑鞋慢跑 鞋 推薦慢跑鞋推薦運動鞋 推薦跑鞋 推薦


- End -

跑步作為一項國民運動,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接觸過,因為它簡單又易掌握,對於大多數人來說,這是他們最樂於鍛煉的運動項目之一。

而跑鞋作為跑步這項運動的核心裝備,許多人不再只關注舒適度,他們和運動員一樣,更注重鞋子對雙腳的保護性。

今天小將就為大家講解一下,除了越野鞋之外的跑鞋三大類別。

一、慢跑鞋


慢跑鞋是適用面最廣,且適合大眾跑者的跑鞋分類。因為大多數人跑步的目的不是為了比賽,而是作為一項強身健體的運動。

慢跑鞋通常以舒適度為主,這樣鞋底就會更厚一些,裡面相對來說更柔軟。

這類鞋比較注重緩震和支撐,畢竟慢跑是一個長時間運動,只有鞋子的緩震和支撐效果好,才會避免不必要的運動損傷。

想要買專業慢跑鞋的小夥伴可以去了解一下美津濃品牌,相信它旗下的慢跑鞋不會讓你失望。


二、訓練跑鞋


訓練鞋的適用人群在進階跑者和一些脫離新手階段的普通跑者,供他們在日常訓練中使用。

訓練鞋以傳統的薄底鞋為主,因為薄底比較貼地,比較考驗跑者的腿部力量和耐力,再加上日常的肌肉訓練,更能提升自己的身體素質。

國內外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訓練跑鞋有,亞瑟士的虎走,耐克的 Infinity,多威的戰神 2 等等。


三、競速跑鞋


競速跑鞋顧名思義,就是和速度有關係的跑鞋。這類跑鞋的設計理念就是儘可能提高高階和精英跑者的速度。

這類鞋主要以輕便為主,鞋底通常採用泡沫材質,這樣做是為了能夠減輕鞋子的重量,減少快速奔跑時帶來的阻力。

目前國內比較出色的競速跑鞋有361°飛燃、 李寧雲馬、特步160X系列等。


▍熱搜標籤跑鞋慢跑鞋慢跑 鞋 推薦慢跑鞋推薦運動鞋 推薦跑鞋 推薦


- End -

安踏跑鞋分為慢跑鞋、速度訓練跑鞋和競速跑鞋,我們精選幾款2022年受歡迎程度高、銷量好的安踏跑鞋,有兩款慢跑鞋、兩款速度訓練鞋、一款競速跑鞋,希望大家喜歡!

最近有很多朋友需要買安踏跑鞋,但是又不知怎麼買?實際上每個人的自身情況和使用場合都不一樣,所以這5雙跑鞋也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!

有的朋友可能是大體重、有的朋友是扁平足或者高弓足,有的朋友要跑馬拉松。

所以大家一定要根據自己的特點,選擇最合適的跑鞋!不然錯誤的跑鞋,可能給自己帶來一些麻煩!

小葉子也是多年的跑步愛好者,對於跑鞋的挑選有獨到的心得,如果有跑步的朋友不會挑選的話,可以私信小葉子。

放心!完全出於個人愛好,也想結交一些愛好跑步的朋友們,一起入群交流!

如果有問題可以直接私信小葉子即可 」

一、安踏慢跑鞋


1、創2.0 Pro


安踏創2.0Pro屬於慢跑鞋系列,採用安踏旗艦級的中底材料,氮科技加持,腳感綿密軟彈;、中底內嵌兩根碳管,搭配後跟180度環抱式TPU,穩定支撐都是頂級的,還能彌補跑者力量不足的缺點;全新的A-TRON動態系統,包含一體式的襪套設計,動態鞋面,還有滾動形態的中底設計,能夠引導並且矯正跑者的跑姿,這配置確實讓人眼前一亮。

和2.0相比,2.0Pro是雙碳管支撐,2.0是單碳管支撐;鞋面,2.0是傳統鞋面,2.0Pr是一體織設計。

2、柏油路霸

柏油路霸的定位是一雙比較適合柏油馬路的專業慢跑鞋。鞋面是厚度適中的透氣賈卡網布,一年四季都能穿。腳踝裡邊這一塊用了四塊獨立的海綿,鞋楦有點偏寬,比較適合亞洲人的腳型。

大底有步態引導的設計,比較標準的跑姿,應該是腳後跟外側先著地,過渡到前掌的內側;鞋面的包裹感不錯,尤其是腳踝內側四塊海綿,鎖定特別牢固,中底跑起來有種韌勁兒,緩衝但不卸力,穩定舒適。

總的來說是一雙各方面屬性都比較堅固全能的慢跑訓練鞋。

二、安踏速度訓練鞋


1、安踏馬赫2.0


安踏馬赫2.0氮科技原地踩是實彈腳感,整塊中底並不厚,不像太軟太厚的跑鞋,還需要腳踝和小腿額外發力才能維持平衡;整隻腳落地也沒有什麼晃動感。

中足GOZONE和大底A-GRIP PRO搭配,幫助步伐過渡流暢,提升運動表現。鞋面也特別牢固,鞋面和鞋舌都有大孔,保持透氣,兩側還有明顯的支撐條,用力按、撕扯鞋面特別受力,沒有發生形變。即使滿足了這些配置,重量能控制在200多克,可以追上不少碳板跑鞋。

總結這雙鞋適合日常訓練,特別是速度訓練,同時它也是中考體測800、1000不錯的選擇,跑起來十分靈敏,在加速過彎、變道變速時可以掌控好速度。

2、羚跑 2.0

羚跑 2.0採用全掌橡膠大底,耐磨、防滑,設計是倒三角設計,能有抓地力的作用;中底採用抗扭轉尼龍支撐片,抗扭轉性能跟支撐性效果都是非常好,還搭載安踏助推系統,在跑步過程當中,它能起到助推作用。

中底蟲洞設計,緩震回彈效果是非常好,比普通的這種EVA材質回彈率提高66%。鞋面採用CLOUD KNIT科技幫面,透氣性好。

三、安踏競速跑鞋


1、C202 GT


安踏C202 GT採用全新研發NITROSPEED NUC科技以上下兩層的雙層結構,軟硬兼施,將上層中底調校為40°硬度,比A-FLASHFOAMI回彈率提升10%以上,提供即時能量反饋,快速回彈;3D足型碳板,基於人體工學,將全掌碳纖維板增加了橫向仿足弓的曲面弧度,進行雙弧度異構設計,更加貼合腳型,使腳掌的觸地到發力過渡更加流暢,有強勁的推進力。

安踏C202 GT是一款適合馬拉松選手比賽的跑鞋。

▍熱搜標籤跑鞋慢跑鞋慢跑 鞋 推薦慢跑鞋推薦運動鞋 推薦跑鞋 推薦


- End -

有位女生說,準備給男朋友送一雙跑鞋,預算800以內,正常足,小體重,每天慢跑5公里,有哪些跑鞋可以推薦?

小體重一般是指體重在60kg以下的跑者,通常建議小體重跑者選擇一雙入門級跑鞋就行,或者是一雙次頂級跑鞋也可以,而且如果是初跑者,選擇頂級跑鞋也沒問題。

正常足的跑者,腳型和跑姿都正常,既可以選擇緩震跑鞋,也可以選擇穩定支撐型跑鞋。

5公里的運動量也不是很大,跑鞋的預算在800以內,綜合種種條件,正常足小體重跑者的跑鞋選擇,其實是非常多的,不管是國外跑鞋品牌,還是國產跑鞋都有非常多的鞋款可供選擇,就看你男朋友是否有自己鐘意的品牌了。

如果傾向於國外跑鞋品牌,比較推薦亞瑟士、索康尼、美津濃和耐克。如果比較鐘意國產跑鞋,那麼像李寧、安踏、特步、必邁、喬丹和361°也都有非常出色的跑鞋可以選擇,而且性價比也相當高。

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款適合小體重跑者穿的跑鞋,跑個5公里完全不再話下,供大家參考一下。

1.索康尼Ride馭途15


適合腳型:正常足/高足弓/內翻

適合人群:80kg以下中小體重跑者,中長距離跑步

特點:搭載了PWRRUN專業緩震科技和FormFit動態適應系統,延續了上一代的緩震系和舒適性。不同的是,對鞋面進行了優化,鞋面重量減輕了11克,同時增強了跑鞋的透氣性和貼合度。

2.亞瑟士GEL-CUMULUS 24

適合腳型:正常足/高足弓/內翻

適合人群:80kg以下中小體重跑者,中長距離跑步

特點:中底下層採用FlyteFoam緩震材質,同時前掌內置GEL緩震膠,後跟搭載可視化GEL緩震膠,具備良好的耐久性和緩衝性。後跟還內置TPU穩定片,鞋底採用AHAP+耐磨大底,比傳統的橡膠鞋底提升了3倍的耐磨性。

3.耐克飛馬38

適合腳型:正常足/高足弓/內翻

適合人群:80kg以下中小體重跑者,中長距離跑步

特點:飛馬系列是耐克最為暢銷的跑鞋,不僅顏值高,跑鞋用料也很用心,飛馬38中底採用Zoom Air氣墊和Nike React泡棉中底科技,緩震保護性能很是出色,相比飛馬37,飛馬38僅是鞋舌部位做了微調。

4.必邁42K Pro潛能


適合腳型:正常足/高足弓/內翻

適合人群:80kg以下中小體重跑者

特點:這款是必邁的緩震跑鞋,由於支撐性能的表現也相當不錯,所以同樣適合低足弓跑者穿。中底採用必邁的FUSE四重密度緩震科技,輕量回彈,緩震性能出色,30公里後,反饋依舊,不會出現卸力的情況。中足部位有X型TPU穩定片設計,韌性十足,具備良好的支撐性能。鞋面採用賈卡提花網布+一片式無縫熱貼膜設計,透氣性比較不錯,貼合感也很強。

5.李寧超輕19

適合腳型:正常足/高足弓/內翻

適合人群:80kg以下中小體重跑者

使用場景:10公里左右日常慢跑

特點:新一代的李寧超輕採用了李寧䨻科技,相較上代,重量減輕了5%,彈力提升了8.4%,整體腳感變得更輕更彈。中底足弓處鏤空設計,還配置了TPU穩定片,加強了跑鞋的支撐性和抗扭能力,從而為跑者帶來更好的穩定性。

6.361度國際線Spire-S


適合人群:80kg以下中小體重跑者

跑步距離:10公里左右中長距離跑步

特點:Spire-S是一款次頂級緩震跑鞋,高顏值,腳感軟彈,有踩屎感。中底採用QU!KFOAM科技材質,前掌是回彈效果比較好的Q彈超材質,後跟分段式內置了柔軟的EVA材質,具有良好的緩震回彈性能。後跟環抱式TPU穩定片,同時足弓處也內置了硬質的TPU穩定片,可增強跑鞋的抗扭轉性能,為跑者帶來良好的穩定支撐性能。

我是@海子哥,熱愛跑步、關注跑鞋的肥胖男,正致力於跑步減肥中,無奈胃口太好,減肥效果欠佳,但是每次跑完,精神抖擻,神清氣爽,非常nice!

▍熱搜標籤跑鞋慢跑鞋慢跑 鞋 推薦慢跑鞋推薦運動鞋 推薦跑鞋 推薦


- End -

< 2023年05>
S M T W T F S
  1 2 3 4 5 6
7 8 9 10 11 12 13
14 15 16 17 18 19 20
21 22 23 24 25 26 27
28 29 30 31      
カテゴリ
最近のコメント
QRコード
QRCODE

アクセスカウンタ
読者登録
メールアドレスを入力して登録する事で、このブログの新着エントリーをメールでお届けいたします。解除は→こちら
現在の読者数 0人
プロフィール
vivian666